热能工程学科

时间:2020-08-31浏览:1563

热能工程学科1985年建立,于2006得热能工程硕士学位授予权动力工程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权。在此基础上,建立并发展了工程热物理和低温与制冷工程学科方向,形成了三个二级学科方向同步发展的格局。

1. 工程热物理方向

工程热物理方向主要研究领域:(1)大型汽轮发电机、异步电动机、屏蔽套电机等产品的数值计算及通风冷却技术;(2)低压电缆紫外交联设备热流场仿真技术。与电气学科交叉,服务于老工业基地,专注研究电机和电缆紫外交联设备的通风冷却问题,培养电气领域高级数值计算人才,是学科方向特色。作为国内著名电机通风冷却研究团队之一,承担国家、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共6项,发表SCII/EI收录论文60余篇,部分论文属于学科高被引(最高95次),获得省级科技进步奖3项。以哈尔滨电气动力装备有限公司为研发基地,承担横向课题近20项,解决了该公司重点项目中的通风冷却问题,实现了厂校联合研究成果的转化,产生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。路义萍教授为该方向带头人,学术骨干教师韩家德王佐民孙海锋。

2. 热能工程方向

热能工程方向主要研究领域:(1)流化床清洁燃烧技术;(2)生物质能源利用技术。将纳米催化剂应用于流化床燃烧领域,改善其燃烧特性和减少有害气体排放;对生物质资源和材料特性进行研究,解决工业锅炉燃煤替代问题;利用生物质做节能型建材,为绿色建筑提供技术支持。主持国家及省部级项目共7项。发表论文110余篇,SCI/EI收录73篇,SCI影响因子高。获发明与实用新型专利40余项,出版专著及教材5部,获得省级科学技术奖4项。流化床研究方法独特,其论文国际影响力大。生物质研究成果应用于建筑用纸面草板生产设备,产业化经济效益显著。陈巨辉教授为该方向带头人,学术骨干教师吕薇黄波李丹赵晨希。

3. 低温与制冷工程方向

低温与制冷工程方向主要研究领域:(1)微小通道内的气液两相在脉动条件下的流动与传热机理研究;(2)低温和制冷工质物性对气液两相流动与传热的影响分析;(3)高效低温空气源热泵技术的工程应用。从事低温气液两相流流动与传热机理研究,开展超导磁体、低温生物、航天航空等领域的紧凑式换热器的研发,解决低温工程领域的高效传热问题。承担国家与省部级项目5项。发表论文90余篇,其中SCII/EI收录12篇,获得实用新型专利10余项。作为国内少数开展低温工质气液两相流研究的团队之一,研究方向为国际热点、国内前沿领域。依托山东半岛海洋经济圈,为海洋食品冷冻冷藏及冷链物流工程提供高效制冷设备。该方向学术骨干教师王芳,李九如,秦柏,孙博,韩昌亮,刘晓刚。

本学科的特色与优势明显。依托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703研究所、哈尔滨电站设备集团公司、哈尔滨锅炉厂、天津宝成锅炉厂等企业用人需求,并可为国内华为、中车、海尔、格力等大型企业提供高新技术人才,社会需求态势向好